检验科净化装修时规划与布局
李达达 2025-09-26 16:51:36 阅读
规划与布局(重中之重:避免交叉污染)
这是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,必须在动工前彻底规划清楚。
严格的“分区”管理:
清洁区: 办公室、会议室、休息室、资料室。
半污染区(缓冲区): 更衣室、试剂储存室、耗材准备区。这是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的过渡。
污染区: 核心实验区,如标本接收与处理区、PCR扩增区、微生物检测区、HIV初筛室等。高危操作应在负压的污染区内进行。
明确的人流、物流、标本流:
人流: 必须遵循 “清洁区 → 半污染区 → 污染区” 的单向流动。设置更衣环节(更换洁净服/隔离服),离开时反向更衣。
物流: 试剂和耗材应从清洁区或半污染区传入,严禁逆向流动。设置独立的传递窗。
标本流: 标本接收后,其传递路线应设计为单向进程,即“标本接收 → 前处理 → 检测 → 废弃物处理”,避免已检测的标本与未检测的标本交叉。
特殊功能间的设计要求:
PCR实验室: 必须遵循试剂准备区 → 标本制备区 → 扩增区 → 产物分析区的严格分区,各区域物理隔离,且相邻区域间设置缓冲间,并维持单向负压梯度(即压力:试剂准备区 > 标本制备区 > 扩增区 > 产物分析区)。
微生物实验室: 应根据所操作病原微生物的等级,设计为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(BSL-2最常见),保持核心工作间为负压。